广告传媒学社系列讲座之要养“信鸽”,别养“鸡”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由广告传媒学社与新闻传播系携手举办的名师讲谈之新闻采访与写作讲座于11月20号晚19:00在公共楼1号楼打响第一炮,由曾任《特区时报》特约记者,现任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的袁蓉芳副教授担任主讲。

162_1.jpg
      袁副教授以自身经历作为开场,与现场同学共同探讨如何当一名合格的记者。首先袁副教授从几位学成毕业的同学情况谈起,讲述从厦门大学非新闻专业毕业的同学在电视台、电台及报社从事新闻工作者的经历,特别举例了从经济系转向新闻系的梅诗同学,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成为新闻通讯社及新华社同时争夺的对象。他以这个鲜活事例告诉在座同学们以他们的素质结合本校师资,只要下定决心学习,激发兴趣,就很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接着,袁副教授告诉在座同学成为一名记者必须具备“两典一笔”,即学好马列毛的经典著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学好古典文学,以及练好一支生花的妙笔。当一名记者必须用新闻说话,文学经典必须用形象说话,因此必须拥有强硬的理论功底,而司马迁及司马光是古典文学祖师,因此学习好两者文学作品是必要的,由此袁副教授还特意列出一些相关书目,帮助提高同学文学素养,巩固同学文学基础。
162_2.jpg
      古语有云:预则立,不预则废。袁副教授特别强调准备的作用,也以此引出讲座的内容之一采访决定写作。采访前最重要的就是准备,毕竟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做好准备才能让采访进行顺畅,缩小访者与受访者之间的感情差距,提高采访写作水平,保证其质量。采访是记者必须注重作风和道德修养,注重自身形象,拥有时间观念,遵守职业道德。记者还应加强技能修养,如电脑技术处理、排版、摄影摄像技术、打字水平等。
162_3.jpg
      接下来是提问环节,当同学提出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新闻媒介中崭露头角时,袁副教授只说了四个字——从小做起,并举了著名记者陆诒上海《解放日报》总编王维及《大公报》接班人王芸生的例子进一步阐明从底层做起的意义。
162_4.jpg
      最后,袁副教授以“不能放在笼子养鸡,要学会养信鸽”勉励大家的话来结束此次讲座,同学们纷纷表示从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