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袭来,黑白界中定乾坤——记“薪火蔓延”与“黑白配
撰稿: 编辑: 发布时间: 2016-11-17
12月25日,我院首届“动感地带杯”辩论赛半决赛“黑白配”战胜了“薪火蔓延”挺进决赛。该轮最佳辩手为“黑白配”的邱爽。
今天的辩论,面对“高校产业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样一个辩题,正方“薪火蔓延”队派出了王燕钦、何文娟、吴丹以及孙幸尔四位同学作为最强阵容,而反方“黑白配”这支队伍则遣出邱爽、鲁燕、梁奇雯和闫鑫作为先锋大将。相对于有些“稚气未脱”的“薪火蔓延”,“黑白配” 经验明显丰富了许多,一出场,一段幽默的开场白将凝重的气氛活跃了起来。
首先,正方就“高校产业化利大于弊”这个话题提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概念,并且指出现在多数高校都依赖于政府的款项支持,实现高校的产业化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负担;而且所谓的产业化不是走向盈利性,人才培养和经济是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
这时候,反方同学不同意了,他们指出,正方同学所谓的产业化的合理特点不是产业化,而是市场化。并且他们针对对方的漏洞补充道,高校产业化是以追求利益为目标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而非等同于市场化;学校是教育的场所,教育是一项崇高的公益事业。走高校产业化的道路产生的必然后果就是学费节节攀升,师生比例失调,公平性失衡,一些贫困生会望而却步……
这样你来我往一番,很快进入精彩的攻辩阶段,双方仍然就产业化可以减轻政府负担和市场化与产业化的区别张开唇枪舌战,气氛也不断地高涨起来。一席精彩的言语时常引来台下的掌声。
自由辩论环节, “薪火蔓延”举出清华紫光和北大方正的例子指出高校产业化的好处。而“黑白配”却巧妙地抓住了“这是高校将科研成果投资给企业,这是企业的产业化,而不是高校产业化”,“企业产业化带来的好处不等于高校产业化带来的好处”并且指责对方“不能说带有高校名称就说是高校的产业化”。虽然正方极力反击,但最终无力回天。
评委针对这场比赛,肯定了双方的优点,而且对两队在辩论后期存在的有些偏离辩题的问题也耐心的指正。赛后,两队选手们互相的鼓励也感染了整间教室。